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Taxus yunnan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3秒
云南红豆杉
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. K. Fu
中国植物志>> 第7卷 >> 红豆杉科 Taxaceae >> 红豆杉属 Taxus

2. 云南红豆杉(中国树木学)西南红豆杉(中国树木分类学)图版100: 4-7

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. K. Fu,植物分类学报13 (4): 87.图52. 4-7. 1975.——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. K. Fu, nom. cum descrip. chinen.,郑万钧等, 中国树木学1: 279,图131 (1-3). 1961.——Taxus chinensis auct. non. Rehd. : Wils. in Journ. Arn. Arb. 7: 41. 1929; Orr. In Notes Bot. Gard. Edinb. 18: 124. 1933.——Taxus wallichiana auct. non Zucc.: Hand.-Mzt. Symb. Sin. 7: 2. 1929; Orr, 1. c. 125;陈嵘, 中国树木分类学7. 1937,仅指云南的植物; 郝景盛, 中国裸子植物志20. 1945,再版18. 1951, 均指云南的植物; S. Y. Hu in Taiwania 10. 22. 1964, quoad plant. Yunnan.;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,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: 333.图665. 1972,不包括图中下面的种子。

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达1米;树皮灰褐色、灰紫色或淡紫褐色,裂成鳞状薄片脱落;大枝开展,一年生枝绿色,秋后(或干后)呈金黄绿色或黄绿色,二年生枝淡褐色、褐色或黄褐色,三、四年生枝深褐色;冬芽金绿黄色,芽鳞窄,先端渐尖,背部具纵脊,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。叶质地薄而柔,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,常呈弯镰状,排列较疏,列成两列,长1.5-4.7(通常2-5-3厘米,宽2-3毫米,边缘向下反卷或反曲(干叶明显),上部渐窄,先端渐尖或微急尖,基部偏歪,上面深绿色或绿色,有光泽,下面色较浅,中脉微隆起,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,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,叶干后颜色变深,常呈暗绿色。雄球花淡褐黄色,长5-6毫米,径约3毫米,具9-11枚雄蕊,每雄蕊有5个花药;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,卵圆形,长约5毫米,径4毫米,微扁,通常上部渐窄,两侧微有钝脊,顶端有小尖头,种脐椭圆形,成熟时假种皮红色。

产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(镇康、景东),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,生于海拔2000-3500米高山地带。不丹、缅甸北部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察隅。

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,纹理均匀,结构细致,硬度大,韧性强,干后少挠裂。为优良的建筑、桥梁、家具、器具、车辆等用材。可作产区的造林树种。

本种曾误定为西藏红豆杉T. wallichiana Zucc., 其主要区别在于本种叶的质地较薄,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, 常呈弯镰状,排列较疏,列成二列,边缘反卷或微反卷,上部渐窄,先端有渐尖或微急尖的刺状尖头,基部偏歪左右不对称;种子卵圆形,长约5毫米,径4毫米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8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卷 441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100: 4-7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